Tel: 00491739757728 E-mail: info@zhongwenshu.de
共执行 47 个查询,用时 0.079379 秒,在线 139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3.437 MB
编辑推荐一本关于旅德生活的“百科全书”,在诗与思的国度让童话照进现实。
用文字诠释德意志的精神底色,以切身经历漫谈日耳曼尼亚的市井烟火。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文化类的散文集。作者长期旅居德国,将切身的点滴经验转化为轻松的文字,较为全面的展示当代德国的风貌。*辑“旅游·文艺”介绍德国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文学轶事;第二辑“社会·健康”介绍德国的独特风俗,及德国如何解决自身的社会问题;第三辑“生活·教育”介绍德国的教育。该书直观的展示了德国多方面的情况,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杨悦,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获德国语言文学学士学位,曾任教于华西医科大学。与杨武能合译《格林童话全集》(译林出版社),与王荫祺合译《少年维特的烦恼》(收入河北教育出版社《歌德文集》)。2010年开始写作,发表文章近170篇,博客点击量逾百万。现任德国《华商报》专栏《悦读德国》主笔等职务。
在线试读朋友的葬礼
2013 年,我在德国先后参加了两位朋友的葬礼。他们都是父辈的朋友,在我们初来乍到德国的时候,给过我们及时雨式的帮助和热情友好的接待,后来成了我们的朋友,一直礼尚往来,保持着君子之交淡如水的联系。
这一男一女两位德国朋友走的时候,都是七十五岁的老人了,算得上寿终正寝;他们的丧葬,在中国古人眼里,应属白喜。但是对于他们的亲人和朋友,他们还是走得太早、太匆匆。
K 教授是冶金方面的专家,却相当有语言天赋,天南地北地去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每到一地,立马就会说几句当地的语言。20 世纪80 年代初,他和夫人一起到过中国,会说几句中文,什么“你好,小姐,饺子”等等。他的小孙女不听话的时候,他就板着脸,佯装生气,用中文严肃地对她说:“小姐,这样不好。”德国小孩怎么听得懂中文呢,这不过是老先生自娱自乐罢了。
每年的圣诞节,我们都会收到K 教授亲笔书写的圣诞新年贺卡,邮票是老先生自己的大头像。德国邮局接受私人定制的邮票,只要预订的数目和金额符合要求就行。他那中国草书一般的德语天书,每次都让我们费尽心思去揣度;邮票上他那额外醒目的大头像,每次都引来女儿的好奇和好笑,因为照片上的他,正经中带着一点点滑稽,浅色衬衫、深色西服、黑色蝴蝶结,玳瑁色的眼镜,两撇八字胡傲慢地上翘,眼珠子滚圆,瞧着你,似笑非笑。
2013 年初,我们度假后回到家,打开信箱,里面躺着K 夫人寄来的讣告。周一去公司上班,收到K 教授去世前寄到公司的贺卡,字迹一如既往的龙飞凤舞,还在和孩子开玩笑,自称是奶酪爷爷,因为他的姓里面含有德文K?se 即“奶酪”两个字。两封相差一周左右发出的信,如今代表着两个不同的世界,一封还残留着对新年的憧憬和圣诞的欢乐,一封却弥漫着死亡的悲哀。素雅的白色信笺上,引用了一段抒情的诗句,大意是:一切皆有时,生有时,爱有时,相聚有时;而离散与死亡,亦有时。唉,想一想,我们刚到德国的时候,还是二十岁刚出头的大学生,虽然一贫如洗,但对未来充满了渴望。教授在大学里授课,开着奔驰,住着花园洋房,满世界飞,这里讲学指导,那里开会度假,志得意满。他们不仅为我们提供免费住宿,介绍短期的稳定工作,还引荐我们参加德国的协会,请我们去他家里过圣诞节,在外出度假的时候,把事先预订的歌剧院联票送给我们。那是我次在德国欣赏芭蕾舞剧,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是斯特拉文斯基的《火鸟》,那一团旋风般的、如火的红色裙裾仿佛还在眼前飘浮。
商品属性 [作者] 杨悦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7541149115 [出版日期] 2019年03月 [开本] 32开 [图书装订] 平装 [纸张] 胶版纸 [图书定价] ¥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