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00491739757728 E-mail: info@zhongwenshu.de
共执行 48 个查询,用时 0.090637 秒,在线 379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3.469 MB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东京大学硬核教授的女权声明
- 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是合理的吗?
- 全职妈妈是一个好选择吗?
- 家庭和职场,女性的*选择究竟为何?
内容简介什么是父权制?当代女性又是如何遭到父权制压迫和剥削的?女性解放道路在何方?
本书是作者历经十年完成的重要作品,是其在第二波女性主义接近尾声,后现代女性主义思潮、酷儿理论兴起之初,对女权主义各个派别,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再次思考。近代社会在“资本主义”支配的“市场”和“父权制”支配的“家庭形态双重控制下,以无偿的女性劳务等为中心,形成了女性地位低下的历史根源。 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刻批判,并就如何改善女性的社会地位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书尽管论述的是日本女性的地位问题,但其观点在相当大程度上适用于当下中国的国情。因而对于任何思考女性地位与男女平等问题的人都有着莫大的启发。
作者简介上野千鹤子(うえの ちづこ)
1948年于日本富山县出生。1977年,获得京都大学大学院社会学博士学位。现在担任WAN(women’s action network)理事长、立命馆大学特聘教授、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代表作《性感女孩的研究》、《近代家庭的成立与消亡》、《民族主义与性别》、《差异的政治学》、《持续的思想》、《一个人的老后》、《不惑之年的女权主义》、《看护社会学》等。
其于2019年4月在东京大学做的硬核开学祝辞引起广泛反响,在中国也有不少支持者。
目 录部分
001 章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问题建构
001 马克思主义和女性解放
004 市场及其“外部”
007 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建立
008 资产阶级女性解放思想的陷阱
012 批判近代的女权主义
013 第二章 女权主义者与马克思主义
013 阶级分析的外部
018 “市场”和“家庭”:二者的辩证关系
021 性统治的唯物主义分析
024 第三章 家务劳动论争
024 “家务劳动”的发现
030 以爱之名的劳动
033 家庭-女权主义(domestic feminism)的悖论
037 日本的家务劳动论争
039 英国的家务劳动论争
045 第四章 父权制的物质基础
045 父权制的定义
049 家庭:性统治的场域
051 物质基础
054 女性-阶级?
056 第五章 再生产方式的理论
056 生产至上主义
060 家庭内部生产方式
069 “生产方式”与“再生产方式”的辩证法
073 第六章 再生产的政治
073 性(sexuality)的占有
077 再论父权制
079 孩子数量的决定因素
080 再生产费用负担的不平等
084 世代间的统治
086 女儿的价值
087 孩子的反叛
088 父权制的废除
091 第七章 父权制和资本主义的二元论
091 是统一理论还是二元论
094 新马克思主义与女权主义
096 资本主义中的家务劳动:统一理论的尝试
099 父权制的构成
103 对二元论的拥护
107 补论 对批判的回应
第二部分
134 第八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期
134 工业化与家族(Domus)的瓦解
138 再生产的“自由市场”
140 “近代家庭”的形成
147 维多利亚时代的妥协
150 “家”的发明
152 第九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二期
152 次世界大战和第Ⅰ期女权主义运动
155 未婚女性劳动市场的形成
158 萧条之下的家庭和凯恩斯革命
160 经济高速成长期与第Ⅱ期女权主义
164 主妇的普及化与“女性阶级”的形成
166 第十章 父权制与资本主义第三期
166 M字形就业形态
172 “家庭主妇劳动者”的出现
174 非全日制劳动的“发明”
177 日本资本主义的选择
179 资本主义与父权制的第二次妥协
182 女性的双重角色
186 生产与再生产的辩证法
191 80年代的改革
192 第十一章 家庭的革新Ⅰ
192 人口资源
196 控制出生和“再生产的自由”
198 家庭解体——危机论
204 “中断-再就业”型的陷阱
209 再生产与分配的不公
214 第十二章 家庭的革新Ⅱ
214 移民劳动者
219 “中断-再就业”型的阴谋
223 再生产的QC思想
228 日本资本主义的选择
229 第十三章 尾声——寻找女权主义者的另一种选择
229 国家、企业、家庭—革新的时代
232 批判经济学
235 对“劳动”概念的再探讨
237 “自由劳动”与“脱离劳动的自由”
240 “劳动”的颠倒
243 女权主义者的另一种选择
248 附论 后工业化和社会性别的革新——90年代的父权制资本主义
260 参考文献
278 后 记
在线试读
性(sexuality)的占有
女权主义初开始关注的焦点就是作为“生育的性”的女性以及她们所作为再生产者的角色。性、母性以及堕胎的权利常常是女权主义关心的核心问题。
性之于女权主义如同劳动之于马克思主义一样。[Mackinnon,1982:1]但这不意味着像费尔斯通这样的“生物学主义”。这是因为,“正如劳动之于马克思主义,性之于女权主义就是被社会建构的事物”[同上]。麦金农(Catherine A. Mackinnon)继续说道:
正如阶级的定义就是某一类特定人群的劳动因另一群人的利益被
有组织地剥削榨取(即劳动者),性(sex)的定义就是某一类特定
人群(即女性)的性(sexuality)因另一群人的利益被有组织地剥削
榨取。异性恋制度就是其机制,其凝结的形态是社会性别和家庭,其
特性是在特定人群中所产生的性别分工,其结果是再生产,控制管理
就是其课题。[同上:2]
与其将父权制定义为“男性对女性劳动的占有”,倒不如将其定义为“男性对女性的性(sexuality)的占有”,这样的定义更像是女权主义的论题。但是这样一来,性的问题就架构在没有解析性统治物质基础的情况下便转向意识形态、精神分析等“上层建筑”上了。性的占有,不只是社会意识(“心态”)的问题,也同样是拥有物质基础的制度性问题。
正如麦金农所言,将“女性”定义为社会性存在并不意味着生产中的阶级关系。异性恋(heterosexuality)制度在两种性别(gender)的划分中是基于与“男”性的关系上给予了对于“女”性的定义。其要义首先是“生育的性”——再生产者。女性之所以为被压迫者并不仅仅是因为女性是再生产者,还因为她们与自身所进行的再生产劳动和作为其结果的再生产物(reproducts,此词语是对应生产物一词而来的,用再生产物一词来表示)——孩子所分离而来。女性的再生产劳动和作为其劳动成果的再生产物被男性-父权(patriarch)所占有。而这正是“父权制”的含义。
商品属性 [作者] 上野千鹤子 [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7308197380 [出版日期] 2020年03月 [开本] 32开 [图书装订] 精装 [纸张] 胶版纸 [图书定价] ¥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