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l: 00491739757728 E-mail: info@zhongwenshu.de
共执行 47 个查询,用时 0.079126 秒,在线 422 人,Gzip 已禁用,占用内存 3.440 MB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单读》全新原创策划,直面当下困境,捕捉重要议题,邀约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行动者提问,形成9篇独家长访谈——
许知远对话编辑锺叔河,郭玉洁对话文化学者戴锦华,柏琳对话文学学者景凯旋,杨潇对话历史学家罗新,范西林对话人类学家项飙、政治哲学家迈克尔·桑德尔,吴琦对话生物学家吕植,晓宇对话法学学者劳东燕,罗丹妮对话心理咨询师崔庆龙,叶三对话短视频博主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 以开放、深入的对话,应对普遍性的忧虑,“多谈谈问题”,从网络暴力、大数据、历史热、民粹主义、大象出走、“躺平”等现象聊起,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和社会语境,反思影响着今天我们“时代情绪”的复杂因素——
互联网进入中国以来,媒介的变化引发了什么样的文化和社会变迁?我们还需要文学吗? 我们需要怎样的文学?历史是不是成为人们的某种安慰?历史学家守护的到底是什么?择优录取为什么会成为一种不公正?对个人成功的崇拜危害在哪?环境问题实践层面的真实情况是什么?公众如何有效参与其中?法律如何使良好的社会秩序成为可能?是不是存在普遍性的精神抑郁?个人如何找回快乐?西方哲学对今天的人意义在哪里?为什么年轻人普遍无意义感、无价值感?……
★从九十岁老一辈学人到青年KOL,不同代际的受访者以个体的生命经验和具体选择为出发点,分享面对变化无常的外部世界,如何守住自己、与无力和消沉作战,从小的单位开始重建——
“我不是有勇气或者有可能讲我所有想讲的话,但是我绝不讲一句我不想讲的话”(锺叔河) ,“记录现实就是一种行动”(罗新),“在附近、在触手可及的生活中找到意义”(项飙),“不要浪费粮食,不要害怕虫子”(吕植),“每一次苟且的让步,都会使得自身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小”(劳东燕),“在自己定义的价值体系里,体验到不断积累、丰富、前进、变化的感觉”(崔庆龙),“一个人文主义者应该坚定地同机械主义、决定论、宿命论做持久的斗争”(张乔木)……
★ 首次收录漫画作品,八位独立漫画作者同题创作,一人一张画出年轻一代眼中“一半的自由”的世界——内容简介第33辑《单读》由九篇长访谈组成,针对历时性的问题,邀约许知远、郭玉洁、柏琳、杨潇、晓宇、叶三等作者,向不同领域的学者和行动者提问:鍾叔河、戴锦华、景凯旋、罗新、项飙、迈克尔·桑德尔、吕植、劳东燕、崔庆龙、张乔木(思想史万有引力)。
这些问题关乎今日我们置身其中的重重危机,比如互联网上的心理极化、普遍的情绪低落、历史叙事的滥用、精英教育的不公、生态环境的恶化等;也关乎个人如何从小的单位开展重建。在这个“下沉年代”,相信“提出问题,是一种维持基本尊严的方式”。
本辑单读首次增设漫画栏目,将纸面交给年轻的漫画作者们,表达新一代人的“半自由”生活体验。
作者简介目 录许知远×锺叔河:真理有可能早过时代, 但是寻找真理与时代无关
郭玉洁×戴锦华:火焰与黑洞——媒介的变化,如何改变我们
柏琳×景凯旋:在人性残缺的时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罗新×杨潇:太多人滥用历史, 历史学家应该监督对历史的叙述
范西林×项飙、迈克尔·桑德尔:走出对成功的崇拜——从精英的傲慢看优绩主义陷阱
吴琦×吕植:人应当有取舍,保护环境应当讲公平
晓宇×劳东燕:法律的核心问题是, 良好的社会秩序如何可能
罗丹妮×崔庆龙:下沉年代,我们该如何保持乐观
叶三×思想史万有引力:我就想追求一些纯粹的无用之学
放画:一半的自由 勾食、義虎、易达等
商品属性 [作者] 吴琦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图书书号/ISBN] 9787532186754 [出版日期] 2023年03月 [开本] 32开 [图书装订] 平装 [纸张] 特种纸 [图书定价] ¥6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