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用书 > 孕产/育儿/亲子 > 当我遇见一个人(新版):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浏览历史

×

当我遇见一个人(新版):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新版):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当我遇见一个人(新版):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prev next

  • 商品货号:DW1603715416
  • 商品重量:380克
  • 商品点击数:952
  • 本店售价:€6.98
    注册用户:€6.98
    vip:€6.63
    用户评价: comment rank 5
  • 商品总价:
  • 购买数量:
    购买此商品可使用:0 积分

商品描述:

商品属性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早期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内化成我们的性格,决定了命运。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轮回童年的幸或者不幸。童年经历如木马程序一般写进每个人的潜意识,精准控制着人生轮回。打破轮回从看见自己和孩子开始。

 

    当“我”足够清晰,“我爱你”才可能真实有力。借由一本书穿越回自己的童年,也看到孩子的当下,用丰盛的爱款待儿时的自己和身边的孩子,抚慰那个从不曾离开自己的、躲在阴影里的小孩。接纳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种传递,当自己杯满之后,孩子自然会顺着对的方向一路蔓延。

 

    尹建莉说“因为李雪的存在,我感到不那么孤独”;张德芬说李雪是“敢向自己开刀的人,撼动人心”;武志红说“在我和李雪的共同读者中,很多人更喜欢李雪”;读者说“五体通泰,初尝自由”,所谓盛誉不过如此。

 

    精打细磨足足一年,封面由童真性情的水墨画家林曦绘制,插画由灵性天成的漫画家阮筠庭亲自操刀,这一条走向童年和内心的路要多美有多美。愿我们及孩子都沉密神采,元气淋漓。 

 
内容简介
任何事物,如果你觉得它美,那么它一定暗合了某种美的规律。

家庭教育也一样,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健康幸福地长大成人,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呵护一定暗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母婴关系决定人生的起点。孩子通过内化与父母的情感关系来学习成长,童年的关系模式与长大后的事业、婚恋、养育等,有着丝丝入扣的对应。

自己童年灰暗的父母,会把心理创伤传递给孩子,无论意识上多希望孩子不再受苦,但潜意识总在制造相同的陷阱。

爱孩子,
作者简介

李雪,专业心理咨询师,从事心理学研究近十年。

创办微信公众号“初心心理”,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详解母婴关系对人一生性格、命运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研究者,李雪的独特之处在于“去脸谱化”,把专业知识性感地表达出来,是一种难得的能力。

她勇于袒露和剖析自己,用直白而不失温情的文字,向读者彰显真相。

 

读她的文字,你会痛,也会上瘾,因为真相是如此残忍而迷人。

著有畅销书《当我遇见一个人》《走出剧情,活在人生的真相中》。

目  录

01 觉察:遇见内在的婴儿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孩子夜哭,因为需要你

睡眠训练,给孩子的一生涂上灰暗底色

延迟满足能力始于婴儿期的及时满足

退行,内在疗愈的种子在发芽

 

02 态度:放下评判,全然看见

不干扰孩子内在的成长节律

限制是伪造的爱

规则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础上

智力发展来自于体验而非知识

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匮乏爱

不期望改变

父母的负面投射创造了孩子的负面现实

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与父母关系的投影

 

03 关系:童年的沟通模式决定未来的关系模式

不同回应,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不评判,只确认感受

拒绝不等于伤害

孩子间的冲突不会引发创伤,但父母的干预会

痛苦的中国式家庭陪伴

父母无需完美,但需诚实

 

04 内在:会痛的不是爱

没有界限,只因缺乏爱的能力

孩子不必为父母的错买单

可以不原谅父母

控制是对孩子的情感勒索

温和而坚定地“反控制”

家庭秩序不可错位

在生命早期,偏执的种子就已种下

轮回之痛止于觉知

 

05 外在:你配得起更好

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

认为自己值得,财富就会追随你

所有关于成功的信念都制约你成功

 
前  言
看见是疗愈的开始

一位来访者告诉我,他小时候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接过话茬鼓励他说:“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听完这句话,他感觉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一下子堵在了心口,愤怒却又无从发泄,因为爸爸没有说错任何话。
我的一位朋友小时候弹钢琴,她形容爸爸看自己弹琴时的感觉:他就像在欣赏自己买回来的艺妓。这个例子里虽然隐含有俄狄浦斯冲突 ,但最本质的含义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本身,他们看到的是孩子的功能价值。
这不是一句指责父母有功利心的话,也许他们并没有要求孩子必须功成名就。但是,父母能否看到孩子本身的存在,而不是用外在价值去定义物质性的“它”,这一点决定了孩子内心能否直接感受到爱。若孩子本然的存在不被看见,即使父母为孩子倾注一切,孩子也只是父母表达爱的道具。也许孩子头脑里承认父母为自己付出很多,承认父母很爱自己,但他心里体会到的却是一份恒久的孤寂。
媒体评论
李雪是少有的人才,对心理问题,尤其是母婴关系对个体生命深远的影响看得透彻无比。当那么多所谓的学者、专家打着心理学的招牌胡说八道时,有李雪这样的人存在,真是一件令人安慰的事,让我觉得自己不那么孤独。
——尹建莉

李雪的文字有种撼动人心的力量,并且具有疗愈的效果。她从自己经历的*痛苦、被忽视的婴儿期开始,一路分析家长的种种无意识行为给孩子带来的伤害,毫不吝啬地与大家分享自己从中获得的智慧。
——张德芬
免费在线读
亲密是母婴关系最自然的状态

婴儿在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在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唤抱,无所不能”。
在“以婴儿为中心”的母婴关系里,婴儿自主地微笑,激荡起母亲的喜悦,母亲也发自内心地对婴儿微笑;婴儿夜半啼哭,母亲哪怕在另一个房间也会同时醒来,冲过去抚慰婴儿。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关注与回应。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如果母亲自身得到的爱比较少,更偏重头脑,心灵的感应能力往往就会偏弱,尤其是当头脑被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占据时,更容易遵循教条而不是心灵。
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会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在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连环杀人狂、精神分裂症等最严重的人格障碍心理疾病,都有“全能自恋”重度受损的心理基础。
没有回应,孩子的世界漆黑一片
哭声免疫法、哭泣控制法等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 ,破坏婴儿的“全能自恋”,让他吃惊地发现“这个世界居然不如我所愿,我哭的时候居然得不到及时回应”。也许母亲只是掐着表延迟了5分钟回应,但在尚未形成逻辑性空间思维能力的婴儿的感觉里,整个世界开始崩塌,地狱般的煎熬似乎永无尽头。
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确实会有效,但其效应建立在婴儿对母亲及时回应自己感到绝望的基础上。一个生命带着极大的爱和信任降临,离开与自己一体的温暖子宫,如果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里体验到的都是绝望的滋味,那么他一辈子的生命底色都将孤独灰暗。3~6岁之间的心理创伤可以通过领悟分析来疗愈,而绝望的母婴关系通常需要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理咨询,来温暖生命最初的孤独。这些坑人的育婴法正在批量地为心理医生制造着潜在客户。
如果婴儿在生命之初对获得母亲及时回应感到绝望,他未来的人生容易走向两个方向:一是非常乖,不敢对世界发出自己的声音,难以向别人表达需要,比如老好人、重度宅男宅女;另一种是无法忍受欲求暂时得不到满足,经常歇斯底里、没有界限地索取。
商品属性
[作者] 李雪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书书号/ISBN] 9787550263284
[出版日期] 2019年08月 
[开本] 32开
[图书装订] 平装
[纸张] 纯质纸
[图书定价] ¥45.00

商品标签

购买记录(近期成交数量0)

还没有人购买过此商品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评论(共0条评论)

  • 暂时还没有任何用户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用户名: 匿名用户
E-mail:
评价等级:
评论内容: